“字斟句酌”才不過時:技術文檔翻譯的標準化之路
引言:從一起工業事故看技術翻譯誤差的代價
2018年,某跨國能源企業在南美某國的電站調試過程中,操作人員按照翻譯版技術手冊執行設備啟動程序,結果因關鍵指令的誤譯導致系統過載,造成數百萬美元損失。事后調查發現,問題出在英文原版中的“shall not bypass”(嚴禁繞過)被譯成了“不建議繞過”,一字之差,法律強制力全無。
這樣的案例并非孤例。據TAUS統計,技術文檔翻譯問題中術語與邏輯問題占比高達90%,而CSA Research數據顯示此類問題平均導致37%的售后成本增加.
技術文檔翻譯的特殊性在于:它不僅是語言的轉換,更是技術規范的精確傳遞。一個術語的錯位、一個條件的誤讀,都可能引發連鎖反應。今天,好博譯以其近三十年技術文檔翻譯經驗,與大家一起來探討如何通過標準化,讓技術文檔翻譯既“字斟句酌”,又高效可靠。
技術文檔翻譯的兩大標準化支柱
1. 術語一致性:從碎片化到系統化
問題場景
某國產工業機器人出口時,英文手冊中“bearing”(軸承)竟出現三種譯法:“軸承”“承軸”“軸座”。操作人員在不同章節看到不同表述,誤以為這是三種不同部件,導致維護延誤。
Solution
好博譯在長期實踐中構建了三級術語控制體系:
基礎術語庫:覆蓋ISO、IEC等國際標準的20萬+核心術語(如:ISO 12100-2010中的“protective measure”,根據中國國家標準對等文件GB/T 15706-2012以及ISO中文官方譯本,固定譯為“防護措施”)。
項目術語庫:按客戶行業定制(例如汽車行業的“液力變矩器torque converter”,能源行業的“儲能變流器power conversion system”等)。
客戶風格指南:記錄企業特有表述(比如“上位機”,有的企業指定使用“host controller”,而有的指定使用“upper computer”,目的是為了與企業的既有英文版本保持一致)。
技術工具的應用:
使用SDL MultiTerm實時校驗術語,配合智能QA插件自動標記不一致項。
對未收錄術語啟動“術語溯源流程”:查詢專利文件、學術論文確定最權威譯法。
2. 語言邏輯性:技術文本的特殊語法
典型挑戰
被動語態陷阱:英文技術文檔中70%的句子采用被動語態(如“The valve shall be installed…”),中文若直譯為“閥門應被安裝……”,則違背GB/T 19001-2016的表述習慣,需轉換為主動式“應安裝閥門……”;而對于中文技術文檔翻譯為英文,則需根據場景轉換——無主語句通常轉為被動語態(如“需檢查”→“shall be checked”),用戶操作指令保留主動祈使句(如“按下”→“Press”),嚴格遵循ISO/IEC英文技術寫作規范。
長難句拆解:面對“if…then…unless…”嵌套結構,采用邏輯樹分析法:
Example:
原句(來自某自動化企業的官網技術手冊):If the temperature exceeds 80°C, then the system shall shut down unless the override mode is activated.

方法論
技術文本的主語處理需平衡明確性與簡潔性:
涉及責任歸屬時強制顯化主體
通用操作可遵循行業慣例簡化
符合目標語言技術寫作規范
Example:
原文:After 24h immersion, corrosion was observed.
劣譯:浸泡24小時后,觀察到腐蝕。
優譯:試樣經24小時浸泡后出現腐蝕。
邏輯驗證工具:好博譯開發的“技術翻譯檢查清單”包含:
術語一致性:同一概念是否在全文中保持單一譯法?
句式完整性:是否補全中文無主語句的隱含主語?英文被動語態是否按中文習慣轉換?
基礎邏輯標記:條件句是否保留“如果……則…….”結構?否定詞(“不”/“非”)是否緊鄰被否定對象?(例:“不全部支持”vs“全部不支持”)
數字與單位:量值是否完成單位制轉換?千分位分隔符是否統一?
安全信息:警告標識是否保留原樣式(如符號)?“必須”/“禁止”等強制性表述是否與原文力度匹配?
……
標準化的實現路徑
1. 人機協同新范式
適合機器翻譯(MT+PE)的場景:
重復率高的維護手冊(如步驟“Remove 4 screws.”在文檔中出現50次)。
實測數據:此類內容PE后錯誤率可控制在2%以下。
嚴禁機器翻譯的場景:
含遞歸定義的技術白皮書(如“a device that monitors devices”)。
法律效力文本(如“shall”與“must”的區分)。
2. 質量控制的三重驗證

3. 持續優化機制
客戶反饋閉環:將客戶的術語修正意見及時更新至項目術語庫,以及所有正在進行的項目中。
內部知識進化體系:新發布標準差異化對比學習,典型錯誤案例分析共享,等等。
給技術文檔需求方的實用建議
提供上下文圖譜(Context Map):
包含產品照片、部件編號對照表、典型使用場景描述
案例:某工程機械企業提供3D爆炸圖后,翻譯效率提升40%
成本權衡智慧:
短期投入:建設術語庫約增加15%初期成本
長期收益:標準化后,某通信設備商的德國TüV認證通過率從82%升至97%
結語:標準化是技術傳播的基石
在工業4.0時代,技術文檔的翻譯質量直接影響產品全球化的合規性與安全性。正如ISO/TC 37委員會所強調:“術語的精確性與文檔的邏輯嚴密性,共同構成技術可靠性的雙重保障”(基于ISO 10241-1:2011與IEC 82079-1:2019)。從術語一致性到句式規范,從機器翻譯的合理應用到人工審校的不可替代——唯有系統化的標準執行,才能讓技術跨越語言邊界,實現真正的全球協作。
? 好博譯助力企業全球化
憑借近30年技術翻譯沉淀與ISO 17100認證體系,我們為企業提供:
全流程標準化管控:從術語庫建設到譯審質量驗證,嚴格遵循國際標準
行業定制解決方案:覆蓋ICT、專利、醫療器械、新能源、工業制造等領域的專屬術語庫與風格指南
全球交付保障:支持180+種語言對的技術文檔本地化,確保全球市場的合規性
About Giltbridge
With nearly three decades of growth, Giltbridge has remained dedicated to pursuing excellence—constantly refining our service quality and technical expertise to deliver outstanding language, content,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solutions. We’re excited to partner with you on your journey to international success, unlocking opportunities and driving innovation along the way.
Contact Center
Whether you need our services or just want to learn more, reach out to our team via email, phone, or social media. We’re eager to work together and explore the boundless possibilities of the global market with you.